微生物的限度檢驗,定量微生物檢驗方法,待檢的微生物在固體表面上生長,繁殖形成肉眼可見的菌落后,才能夠得到定量的數值。
1.篩選菌株的原理
選擇培養基:在微生物學中,將允許特定種類的微生物生長,同時抑制或阻止其他種類微生物生長的培養基,稱做選擇培養基。
微生物的選擇培養:在選擇培養基的配方中,把尿素作為培養基中的唯一氮源,只有能夠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夠生長;把纖維素作為培養基中的唯一碳源,只有能夠利用纖維素的微生物才能夠生長;在無氮源的培養基上,只有自生固氮菌才能夠生長。
選擇培養基應用實例
①培養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分離出酵母菌和霉菌。
②培養基中加入高濃度的食鹽可得到金黃色葡萄球菌。
③培養基中缺乏氮源時,可以分離出固氮微生物,因為非固氮微生物不能在此培養基上生存。
④當培養基的某種營養成分為特定化學成分時,也具有分離效果。如石油是唯一碳源時,可以抑制不能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的生長,而使能夠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生存,得到能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。
⑤改變微生物的培養條件,也可以達到分離微生物的目的,如將培養基放在高溫環境中培養只能得到耐高溫的微生物。
2.統計菌落數目的方法
(1)顯微鏡直接計數法(抽樣檢測法或血球板計數法)
①原理:利用特定細菌計數板或血細胞計數板,在顯微鏡下計算一定容積的樣品中微生物數量。
②方法:用計數板計算。
③缺點:不能區分死菌與活菌。
(2)間接計數法(活菌計數法)
①原理:當樣品的稀釋度足夠高時,培養基表面生長的一個菌落,來源于樣品稀釋液中的一個活菌。通過統計平板上的菌落數,就能推測出樣品中大約含有多少活菌。
②操作:
a.設置重復組,增強實驗的說服力與準確性。
b.為了保證結果準確,一般選擇菌落數在30~300的平板進行計數。
③計算公式:每克樣品中的菌株數=圖片×M,其中C代表某一稀釋度下平板上生長的平均菌落數,V代表涂布平板時所用的稀釋液的體積(mL),M代表稀釋倍數。注意:統計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實際數目低。這是因為當兩個或多個細胞連在一起時,平板上觀察到的只是一個菌落。
3.實驗中的注意事項
(1)設立重復組:統計某一稀釋度下平板上的菌落數時,要至少涂布3個平板作重復組,增強實驗結果的說服力與準確性。
(2)對照原則:
對照實驗是指除了被測試的條件以外,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,其作用是比照實驗組,排除任何其他可能原因的干擾,證明確實是所測試的條件引起相應的結果。
設置對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實驗組中非測試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,提高實驗結果的可信度。
①判斷培養基中是否有雜菌污染,需將未接種的培養基同時進行培養。
②判斷選擇培養基是否具有篩選作用,需設立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進行接種后培養,觀察兩種培養基上菌落數目,進行對比得出結論。
(3)在微生物數量測定時,應選取具有合適的菌落數的培養基,如細菌、放線菌、酵母菌以每個培養皿內有30~300個菌落數為宜;霉菌以每個培養皿內有10~100個菌落數為宜。